小儿咳嗽是一种发生在少儿身上的、很常见的问题,许多爸爸妈妈一听到幼儿咳嗽就会着急紧张,然后赶紧给幼儿用药,其实咳嗽有很多的种类,如果用药不对,或是护理的方法不对,不仅对咳嗽没有效果,反而还会延误病情,今天为大家分享宝宝冬季咳嗽的解析。
咳嗽为主要症状,多继发于感冒之后,常因气候变化而发生。好发于冬春季节。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,或可闻干哕音。X线摄片或透视检查,示肺纹理增粗。
宝宝咳嗽分类
风寒咳嗽:周身肌肉酸痛、畏寒怕冷、喉痛、无汗、吐白色痰,伴有头痛、流清涕及发烧等。(特点:其色白)西医多诊断为病毒(血相不高或血相低)血相高,如果同时具有前面的症状,也可以先按风寒治,再配合抗生素。
风热咳嗽:发烧、口干、鼻塞、吐黄痰且吐痰不爽、喉痛。(特点:其色红、黄)
燥火咳嗽:干咳、少痰、唇及咽喉干燥。(特点:其红色)
痰湿咳嗽:痰多黏稠,喉中呼噜作响,可能出现胸闷、呼吸急促等症状。(特点:其色黄、白)
积食咳嗽:和痰湿咳嗽类似,因脾胃消化不良或大肠秘结影响肺部功能。
体虚咳嗽:咳嗽时发时止,面目苍白、两颧发红、提气不上或手足发烧,有时痰中带血或咯血。(特点:其色黑、白)
夜咳:可能是虫咳,是寄生虫进入呼吸道造成咳嗽;可能是过敏,灰尘、螨虫造成咳嗽;可能是鼻涕或睡前喝水,有流入呼吸道;可能是积食;可能是阳虚。
夜里和早上咳嗽:可能是干燥,可能是阴虚,可能是盖被太热,可能是寒咳,这些可以用乌梅煮水放姜丝。
中药辨证论治
风热犯肺,治法:疏风肃肺。
方药:桑菊饮。常用药:桑叶、菊花疏散风热,薄荷、连翘辛凉透邪、清热解表;杏仁、桔梗宣肺止咳,芦根清热生津,甘草和中。
气粗:口渴加生石膏、天花粉清热生津;肺热重加黄芩清肺;咽红肿痛加土牛膝根、玄参利咽消肿。咳重加枇杷叶、前胡清肺止咳;痰多加浙贝母、瓜蒌涤痰止咳。
风寒咳嗽,治法:散寒宣肺。
方药:金沸草散加减。常用药:金沸草顺气止咳,前胡、荆芥解散风寒,细辛温经发散,半夏燥湿化痰,茯苓利水除痰。寒邪较重,加炙麻黄辛温宣肺;咳甚加杏仁、桔梗、枇杷叶止咳下气;痰多加橘皮、茯苓化痰理气。
咳嗽推拿疗法
补脾经: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或循拇指末节罗纹面,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。即为补脾经。
清肝经
清肺经
推揉小横纹
揉掌小横纹
开天门:以拇指指肚自下而上交替直推。用力柔和均匀,频率为200到300次/分推50至100次
推坎宫:坎宫位于自眉心起至眉梢成一直线。操作时,术者用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做分推,约30~50次。有疏风解表,醒脑明目的作用。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,头痛等。
按揉天突:胸骨上窝正中。以拇指或掌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向下按压称按法。拇指或中指端吸定于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。约30~50次。
下推膻中: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,胸骨正中线上,平第四肋间隙。操作时,术者用食指、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约50~100次。具有宽胸理气,止咳化痰之功效。治疗呕吐、咳嗽、呃逆、嗳气等疾病。
揉乳根:乳根穴位于乳头直下一肋间,平第五肋间隙。操作时,术者以拇指螺纹面于双侧该穴按揉30~50次。具有宣肺理气,止咳化痰的功效。适用于治疗咳嗽、胸闷、哮喘等疾病穴各50~100次。
掐按列缺:两手虎口交叉,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腕关节上,食指尖下凹陷处。按摩方法:取坐位或仰卧位,用对侧拇指端用力向下掐揉1分钟,按照顺时针方向轻揉2分钟,以感觉酸胀为度。适用于:治疗头痛、颈椎僵硬疼痛、咳嗽等。
揉丰隆:丰隆穴位于外踝尖上8寸,胫骨前缘外侧,胫腓骨,约30~50次。
揉肺俞穴
分推肩胛骨
捏脊:
脊柱穴位于背部的正中线,大椎穴到骶尾骨的连线上。食指、中指在前,拇指在后自下而上捏脊柱穴即为捏脊。每捏三下将脊背提一下,即为捏三提一法。
[预防护理]
一、预防
加强锻炼,增强抗病能力。注意气候变化,防止受凉,特别秋冬季节,注意胸、背、腹部保暖,以防外感。
二、护理
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避免煤气、尘烟等刺激。咳嗽期间,适当休息,多饮水,饮食宜清淡,避免腥、辣、油腻之品。
小儿推拿培训,小儿推拿师培训,小儿推拿培训班,在哪学小儿推拿,学习小儿推拿多少钱,小儿推拿培训机构,小儿推拿学校,正规小儿推拿培训机构,学小儿推拿多少钱学费,小儿推拿培训哪最好,小儿推拿培训多少钱,小儿推拿师培训学校,学小儿推拿,小儿推拿培训哪里好